在SB/T 10347 壓片糖果的行業標準中,定義為“以食糖或糖漿(粉劑)或甜味劑等為主要原料,經混合、造粒或不造粒、壓制成型等相關工藝制成的固體糖果。”
不難看出,其實國家把壓片糖果劃分的范圍實際為食品,且為普通食品,而非保健食品,也沒有夸張的功效性宣傳。其實保健食品行業人士都了解,即使是保健食品,在宣傳上也只是對審批的27個保健功能進行宣稱,畢竟保健食品也是食品的一種,既然不是藥品,那就不應該掛有治療的功能。
因為小編比較關注食品行業資訊,所以不免經常看到一些壓片糖果產品的介紹——抗癌、抗腫瘤、減肥、真的是感覺各種疑難雜癥都可以被他們“治愈”,很多銷售商將產品效果說得天花亂墜,也就是所謂的夸大宣傳,作為一款健康產品,做好產品本身的定位,補充自己應有的元素,做好本身“內養”,而非去搶占藥品的市場。兩者本身也算相輔相成。
食品中有一個類別叫做“藥食同源”,顧名思義,即是食品又是藥品,即有食品的安全,又保留了藥品的某些成分。畢竟我們配料研發也是根據“中醫十八反十九喂”的根本,歷經長時間的研發及試驗,才組成了一個配方,如果單純直白的劃到“普通食品”,很多研發人員 壓片糖果代加工生產企業都會有不甘,所以大家才廣泛用了“功能性食品”這個不一樣的領域。
其實國家有普通食品原料目錄,既然國家規范了食品原料的食用范圍,也推出了新資源食品,況且限制了新資源原料在各種劑型、人群上都有明確規定。那么我們更應該相信所謂的“壓片糖果”也并非真的只是糖果。 畢竟這個產品的配料組成在配料隊伍上,在研發成本上,不該與普通糖果一概而論。
雖然達不到治療的功效,但是它確也是與國家“大健康”發展完美迎合,正所謂“內養”才更符合大健康的理念。